你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浏览
烹调会带走哪些营养?
发表日期:2008-04-07 15:44:20 阅读次数:3098 来源:人民网:《精品购物指南》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维生素最易被破坏脂肪酸加热会氧化
新鲜食物中的营养,烹调后还剩多少?蔬菜炒过之后,是不是维生素都被“消灭”了?你从烧排骨和排骨汤中,能获得一样的钙吗?还有人说,鸡蛋煮熟了,其中的蛋白质就不好消化了,所以鸡蛋吃半生的好,真是这样的吗?其实,食物在烹调时所发生的变化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理化过程,有些营养确实跑掉了,有些却变得更易被人体吸收。
维生素最容易损失:
在烹调时,食品原料由于受热、氧化、切割等作用,可造成维生素的大量损失。其中损失最大的就是维生素C,B族维生素少量损失,而脂溶性维生素损失较小。损失程度大致的顺序是:C>B1>B2>其他B族>A>D>E。
其中,维生素C加热温度越高,烹调时间越长,损失就越大;维生素B1、B2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一般的烹调温度中损失不大,但在高热或遇碱后则损失较大,所以煮粥要少放碱;维生素A一般烹调损失较小,但遇到空气则易氧化,所以做完的菜要尽快吃;维生素D耐热、耐酸碱,烹调中损失微乎其微;维生素E耐热性高,对碱也稳定。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维生素都“怕热”。易损失的维生素C,最好多通过生吃蔬菜的途径来补充。
矿物质都溶在汤里:
矿物质包括钙、镁、磷、铁、碘等等。在烹调过程中基本上不会损失,只发生流动。这是因为食物在受热时发生收缩以及调料等因素造成的高渗透压环境,使得这些矿物质跟着水分一起流失到汁液中了。如煮骨头汤,骨头中的可溶性物质钙以及磷脂都溶解到汤里去了,所以喝排骨汤可以获得钙但吃红烧排骨则不能,因为人们不会去喝红烧排骨的汤汁;又如蔬菜中的矿物质,在盐和酱油等高渗环境的作用下,大部分都流失到菜汤中了。
碳水化合物加热易消化:
粮食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多。人们日常所吃的糖、淀粉等都属于这类营养素。淀粉在冷水中不溶解,在温水或热水中会受热发生糊化,而淀粉受热糊化后,黏性变大,易于消化。蔬菜中的果胶质在加热时吸收水分而变软,也有利于消化。
蛋白质、脂肪别加热太久:
食物中的蛋白质受热以后即会凝固,例如鸡蛋中的蛋白质,在刚凝固时口感和吸收率都最好,若加热时间太久即变成硬块。蛋白质在遇到盐时,容易促进其凝固作用,煮豆子、炖肉如果加盐过早,就会使它们表面的蛋白质凝固,影响向原料内部传热,延长烹煮时间。
肉类、鱼类中脂肪组织,在一般烹调加工中不发生质的变化。但过度加热则会导致氧化分解,脂肪中所含的维生素A、D则因脂肪氧化而失去营养作用。
总之,没有十全十美的食物,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烹调方法。这是因为,每一种营养素的性情都不同,消化吸收中的影响因素也不同。无论如何烹调,营养素的损失永远存在,只要尽力减少即可。对于健康人来说,选择适合的食物,合理搭配它们,就能保证营养的基本平衡。
如果科学合理地加以处理,则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具体说来应掌握下列方法:
1.清洗各类原料,均应用冷水,洗涤时间要短,不能浸泡或长时间搓洗。
2.要遵守先洗后切的原则。先切后洗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
3.在饭菜质量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原料尽量切得细小一些,以缩短加热时间,有利于营养素的保存。
4.原料尽量做到现切现炒,现做现吃,避免较长时间的保温或多次加热,可减少维生素的氧化损失。
5.在焯菜、做面食时尽量不加碱或碱性物料,这样可避免维生素、蛋白质及矿物质的大量损失。
6.在口味允许的前提下可多加醋,这样便于保护维生素,促使钙质吸收。
7.鲜嫩原料提倡旺火快速烹调,缩短原料在锅中停留的时间,这样能有效地减少营养素受热被破坏
【
打 印
】
【
关 闭
】
·
体检表通知
2008-04-24
·
学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促进协会体检通知
2008-04-21
·
健康促进会
2008-03-14
·
圣诞快乐
2007-12-25
·
第1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提倡心理咨询
2007-10-10
全科医疗科
康复医学科
预防保健科
中医科
妇科
五官科
请选择类别
按标题
按内容
自定义
--==国内卫生部门链接==--
浙江卫生信息网
宁波健康网
杭州市卫生信息网
福建卫生信息网
上海卫生信息网
河北卫生信息网
--==区内政府部门链接==--
梅山乡政府信息网
北仑之窗
区府办
科技局
教育局
人事局
气象局
--==本地医疗卫生单位==--
区卫生监督所
区疾控中心
区妇保院
宗瑞医院
开发区中心医院
新矸医院
柴桥医院
怡和医院
--==各大知名网站链接==--
搜狐
新浪
网易
goole
百度
大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总机:0574-77776777 传真:0574-77776777
地址: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庐山东路121号
后台管理
本网站由 提供技术支持